4月4日,清明小长假圆满收官。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显示,2017年清明假日期间,气候转暖,广大民众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,假日旅游市场供需两旺。全国旅游市场运行平稳,秩序良好,无重特大涉旅安全事件发生。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,假日期间,全国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0.93亿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390亿元。清明出游以公路为主,铁路共计发送旅客约3502万人次,京津冀、长三角等地的短途列车上座率相对较高。 驱车自驾成为特色 假日期间,全国大部分地区暖意融融,适宜出行。假日前两天,多数地区天气晴好、阳光普照,群众出游热情高涨,各地景区迎来今年春季首个游客高峰,假日第3天,部分地区有雨,但大多数短途游客已踏上返程。 网络大数据显示,在家庭游、亲子游带动下,上海迪斯尼乐园、北京故宫、北京颐和园、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、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、深圳世界之窗等景区假日期间游客接待量在全国名列前茅。清明假日,万物复苏、百花争艳,踏青赏花成为游客选择的新亮点,除传统的油菜花、桃花主题外,樱花、郁金香、梅花、映山红、牡丹花、杜鹃花等赏花线路也人气高涨。长线方面,以观光为目的的出游向休闲游、品质游转变,三亚、杭州、厦门、成都等具有休闲特质的目的地城市成为游客选择的热门。 从出游方式看,短途游客以自驾游为主,不少长线游客也热衷于落地自驾。几大租车平台统计数据显示,清明期间的租车出行人次较去年同期有快速增长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为方便外地游客车辆停放和交通通行,缓解景区周边交通压力,江苏扬州市在瘦西湖景区及主城周边建设的6个临时换乘中心在清明假期正式启用。这6个换乘中心内配套设施齐全,游客在这里可享受到如厕、开水、网络、旅游图、至各景点交通图等基本服务,凭身份证即可领取一张接驳公交车的免费乘坐票,有效期3天,可不限次乘坐扬州公交集团的所有公交车,票上印有市区各大景点、主要公交线路、商业区、相关网址和服务电话等信息。 假日活动丰富多彩 4月2日上午11点整,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小雨绵绵,该区首届“踏春+寻宝+放风筝”活动伴随数百只和平鸽放飞拉开帷幕。放风筝比赛、宠物秀比赛、美味抓饭大赛、歌舞表演等一项项精彩的节目陆续展开,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狂欢的盛宴。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,假日期间,各地积极推动并引导旅游行业打造旅游新产品和新线路,组织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,以满足广大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。 河南省为游客提供了一场生态旅游盛宴,以踏青、赏花、采摘、吃农家菜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休闲游受到游客青睐,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。贵州省以“山地公园省·多彩贵州风”品牌为抓手积极打造旅游新产品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赏花和温泉为主题的旅游活动。湖南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,大力推进红色旅游,湘潭市各红色景区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系列群众性祭扫,南岳衡山推出祭拜忠烈祠免费申领南岳门票活动,假日期间处处可见人们缅怀祭奠革命先烈的场景。江苏省苏州市各大景区组织节日民俗文化活动,虎丘艺术花会、留园寻梦吴文化系列演绎、上方山百花节、树山梨花节等吸引游客广泛参与。四川省都江堰市于4月2日举办“2017中国·都江堰放水节”,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游客来到现场。 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,不少职工选择将4月5日、6日、7日三天安排为带薪假期,与清明节的三天假期及4月8日、9日的周末假期组成长达8天的长假期出游,带动出境旅游增长。 网络大数据显示,上海、北京、南京、深圳、天津、苏州、广州、杭州、成都、武汉等是主要出境客源地,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法国、新加坡、意大利、越南、美国、瑞士、马来西亚则是主要的出境游目的地国家。出境旅游中,短线海岛旅游占比较高,普吉岛、巴厘岛、马尔代夫、苏梅岛、长滩岛、塞班岛、沙巴、冲绳、毛里求斯、夏威夷等最受游客欢迎。 通过持续不断开展文明旅游宣传,我国出境游客的文明素质有了较大改善。网络调查显示,相关境外受访者普遍认为我国游客整体文明素质有明显提高。舆情监测显示,假日期间,未发生影响较大的出境游不文明事件。 旅游市场运行平稳 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各旅游企业积极作为,多措并举,维护市场秩序,提升行业服务功能,为广大游客出行提供保障。假日期间,各地旅游市场运行平稳。 假日前,国家旅游局印发了《关于做好清明节等假日相关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对各地假日旅游应急值守、安全保障、市场监管、产品供给、信息提示、新闻宣传、数据统计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;发布了《春季假日旅游指南》以及《春季假日旅游安全和文明提示》,引导广大游客合理出行。假日期间,局领导带班,各相关部门专门组织人员24小时值守,随时应对涉旅突发事件。4月3日,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发生爆炸,国家旅游局及时启动处理机制,第一时间向游客发出提示,提醒近期赴俄游客注意安全,加强防范。 各地积极落实《通知》要求,努力做好假日旅游相关工作。北京市旅游委会同相关部门对假日旅游市场秩序开展突击检查,对个别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现场处置,为游客追回损失,保证了假日旅游市场良好运转。天津市积极提升旅游公共服务,别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商店、全新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经过整治提升的环境卫生赢得游客纷纷赞赏。重庆市积极引导协调新闻媒体关注旅游市场动态,及时发布旅游信息提示,引导市民有序出行。黑龙江省针对可能出现的游客高峰,提前做好分流限流准备,严防游客聚集场所拥挤踩踏事故,并加强对旅行社责任险投保情况的检查,确保假日旅游安全运行。 小长假期间,各企业也采取积极措施,为游客营造舒心的旅游环境。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在人流密集的出入口设立“流动咨询岗”,为游客入园及购票提供指引和疏散;在通往景区的主干道及交叉路口增派交通疏导员,采用“分道放行”的方式及时引导车辆往车流量较少的道路行驶;增加园区内安保巡查人员,通过阶段性温馨提醒、采用机动式分组巡查方式,有效确保假期园区秩序及游客安全。 |
4月4日,清明小长假圆满收官。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显示,2017年清明假日期间,气候转暖,广大民众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,假日旅游市场供需两旺。全国旅游市场运行平稳,秩序良好,无重特大涉旅安全事件发生。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,假日期间,全国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0.93亿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390亿元。清明出游以公路为主,铁路共计发送旅客约3502万人次,京津冀、长三角等地的短途列车上座率相对较高。 驱车自驾成为特色 假日期间,全国大部分地区暖意融融,适宜出行。假日前两天,多数地区天气晴好、阳光普照,群众出游热情高涨,各地景区迎来今年春季首个游客高峰,假日第3天,部分地区有雨,但大多数短途游客已踏上返程。 网络大数据显示,在家庭游、亲子游带动下,上海迪斯尼乐园、北京故宫、北京颐和园、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、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、深圳世界之窗等景区假日期间游客接待量在全国名列前茅。清明假日,万物复苏、百花争艳,踏青赏花成为游客选择的新亮点,除传统的油菜花、桃花主题外,樱花、郁金香、梅花、映山红、牡丹花、杜鹃花等赏花线路也人气高涨。长线方面,以观光为目的的出游向休闲游、品质游转变,三亚、杭州、厦门、成都等具有休闲特质的目的地城市成为游客选择的热门。 从出游方式看,短途游客以自驾游为主,不少长线游客也热衷于落地自驾。几大租车平台统计数据显示,清明期间的租车出行人次较去年同期有快速增长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为方便外地游客车辆停放和交通通行,缓解景区周边交通压力,江苏扬州市在瘦西湖景区及主城周边建设的6个临时换乘中心在清明假期正式启用。这6个换乘中心内配套设施齐全,游客在这里可享受到如厕、开水、网络、旅游图、至各景点交通图等基本服务,凭身份证即可领取一张接驳公交车的免费乘坐票,有效期3天,可不限次乘坐扬州公交集团的所有公交车,票上印有市区各大景点、主要公交线路、商业区、相关网址和服务电话等信息。 假日活动丰富多彩 4月2日上午11点整,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小雨绵绵,该区首届“踏春+寻宝+放风筝”活动伴随数百只和平鸽放飞拉开帷幕。放风筝比赛、宠物秀比赛、美味抓饭大赛、歌舞表演等一项项精彩的节目陆续展开,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狂欢的盛宴。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,假日期间,各地积极推动并引导旅游行业打造旅游新产品和新线路,组织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,以满足广大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。 河南省为游客提供了一场生态旅游盛宴,以踏青、赏花、采摘、吃农家菜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休闲游受到游客青睐,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。贵州省以“山地公园省·多彩贵州风”品牌为抓手积极打造旅游新产品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赏花和温泉为主题的旅游活动。湖南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,大力推进红色旅游,湘潭市各红色景区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系列群众性祭扫,南岳衡山推出祭拜忠烈祠免费申领南岳门票活动,假日期间处处可见人们缅怀祭奠革命先烈的场景。江苏省苏州市各大景区组织节日民俗文化活动,虎丘艺术花会、留园寻梦吴文化系列演绎、上方山百花节、树山梨花节等吸引游客广泛参与。四川省都江堰市于4月2日举办“2017中国·都江堰放水节”,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游客来到现场。 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,不少职工选择将4月5日、6日、7日三天安排为带薪假期,与清明节的三天假期及4月8日、9日的周末假期组成长达8天的长假期出游,带动出境旅游增长。 网络大数据显示,上海、北京、南京、深圳、天津、苏州、广州、杭州、成都、武汉等是主要出境客源地,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法国、新加坡、意大利、越南、美国、瑞士、马来西亚则是主要的出境游目的地国家。出境旅游中,短线海岛旅游占比较高,普吉岛、巴厘岛、马尔代夫、苏梅岛、长滩岛、塞班岛、沙巴、冲绳、毛里求斯、夏威夷等最受游客欢迎。 通过持续不断开展文明旅游宣传,我国出境游客的文明素质有了较大改善。网络调查显示,相关境外受访者普遍认为我国游客整体文明素质有明显提高。舆情监测显示,假日期间,未发生影响较大的出境游不文明事件。 旅游市场运行平稳 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各旅游企业积极作为,多措并举,维护市场秩序,提升行业服务功能,为广大游客出行提供保障。假日期间,各地旅游市场运行平稳。 假日前,国家旅游局印发了《关于做好清明节等假日相关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对各地假日旅游应急值守、安全保障、市场监管、产品供给、信息提示、新闻宣传、数据统计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;发布了《春季假日旅游指南》以及《春季假日旅游安全和文明提示》,引导广大游客合理出行。假日期间,局领导带班,各相关部门专门组织人员24小时值守,随时应对涉旅突发事件。4月3日,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发生爆炸,国家旅游局及时启动处理机制,第一时间向游客发出提示,提醒近期赴俄游客注意安全,加强防范。 各地积极落实《通知》要求,努力做好假日旅游相关工作。北京市旅游委会同相关部门对假日旅游市场秩序开展突击检查,对个别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现场处置,为游客追回损失,保证了假日旅游市场良好运转。天津市积极提升旅游公共服务,别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商店、全新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经过整治提升的环境卫生赢得游客纷纷赞赏。重庆市积极引导协调新闻媒体关注旅游市场动态,及时发布旅游信息提示,引导市民有序出行。黑龙江省针对可能出现的游客高峰,提前做好分流限流准备,严防游客聚集场所拥挤踩踏事故,并加强对旅行社责任险投保情况的检查,确保假日旅游安全运行。 小长假期间,各企业也采取积极措施,为游客营造舒心的旅游环境。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在人流密集的出入口设立“流动咨询岗”,为游客入园及购票提供指引和疏散;在通往景区的主干道及交叉路口增派交通疏导员,采用“分道放行”的方式及时引导车辆往车流量较少的道路行驶;增加园区内安保巡查人员,通过阶段性温馨提醒、采用机动式分组巡查方式,有效确保假期园区秩序及游客安全。 |
朋友要来上海,你会最先推荐他去哪儿?除了上海迪士尼、浦江游览,上海还有更多新鲜好玩的去处。
昨天上午,上海市旅游局局长杨劲松做客由新华社、上海人民广播电台、解放日报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“2017上海民生访谈”时表示,上海迪士尼运行至今,其营运、管理、引客能力等,都对上海旅游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效果。与此同时,今年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岸线即将贯通,黄浦江的水上游线也将从原来的9公里延长到21公里,浦江游览将成为上海旅游的亮丽名片之一。
迪士尼既“虹吸”也有辐射带动
杨劲松说,迪士尼正式开园至今将近一年,对上海旅游的推动和溢出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,进一步提升了上海旅游国际知名度、美誉度。
对于许多人关心的迪士尼客流,以及它对周边景点客流可能产生的“虹吸效应”,杨劲松认为,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。首先,迪士尼作为国际上最知名的旅游品牌或主题乐园,它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,这一点从开园到现在游客人数可以看出。截至今年3月,上海迪士尼的游客接待量已经达到850万人次,预计到今年6月16日开园一周年时,将达到1000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。这在同类主题乐园中是非常好的数据。其次,在产生“虹吸”现象的同时,迪士尼的入驻也有集聚效应和相互的辐射带动效应。以上海来说,从去年迪士尼开园到现在,东方明珠、野生动物园等一些关联景点的客流,达到了不跌反升。
浦江游览扩为复兴岛—徐浦大桥
杨劲松说,今年的浦江游览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,也就是今年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岸线要贯通,还江于民、还空间于游客,让浦江两岸成为市民一个非常好的休闲、健身的活动空间。随着黄浦江生活功能的进一步强化,原来的黄浦江水上游线要延长,初步考虑从原来的9公里延长到21公里。现阶段的浦江水上旅游线路主要集中在杨浦大桥到卢浦大桥之间,未来将进一步扩展成从复兴岛开到徐浦大桥的线路。另外,浦江游览也正考虑将水上岸上项目联动,未来游客可能从这个点上船,另一个点下船,在下一个点玩一段再上船,形成一个环线。
上海的水上旅游项目中,邮轮旅游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领域。杨劲松说,现在世界上四大邮轮公司已经全部入驻上海,6年时间里,邮轮旅游从刚开始以码头的停泊功能为主,到现在已经在往邮轮城综合发展。2016年,上海国客中心和吴淞码头邮轮靠泊超过500艘次,邮轮游旅客吞吐量达到289万人次,其产业规模已经达到全国邮轮产业规模的六成,在亚洲排第一、世界排第四。
“旅游+”成为上海旅游新方式
有人提到,外滩、陆家嘴一带游客很熟悉,但是上海最本土化、最传统的东西外来游客很少能真正体验到,比如淮海路附近的一些小马路,一些老街老教堂,传统品牌的小吃店等,没能很体系化地展现在游客面前。
对此,杨劲松坦言,上海的旅游产品不少,但是怎么从旅游要素形成有效供给,更直接地让市民游客感受、体验到,的确还有很大改善空间。
除了既有的各类旅游景点景区,“十三五”期间,上海旅游也将呈现诸多新亮点。杨劲松说,承载了许多上海人童年记忆的大世界上月底开放,每天接待游客四五千人。下周三,上海最高楼——上海中心的观光厅正式开业;5月1日,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正式开放。还有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以及多个郊野公园开放,未来都值得预期。
另外,不光看景点,上海还是文化包容多元选择的地方。这几年,“旅游+”成为上海新的旅游方式。“旅游+文化”上,每年上海有8000多场专业演出,这些专业演出不光吸引本地市民,也吸引了大量外省市和海外游客;“旅游+体育”方面,每年上海有150个重大赛事,上海马拉松、F1都已经成为体育旅游很好结合的载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