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  •  한국의  •  日本語

景区单日最大承载量为10000人  瞬时最大承载量为3800人   【查看更多】
 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景区资讯 >> 景区动态 >> 浏览详细内容
中国旅游报专访我区党工委书记黄宗岳:秋雪湖 在农业旅游道路上奋进
字缩小 】 【 字放大 浏览次数: 4122 次 来源: 本站编辑

  “这里是泰州的秋雪湖景区,也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。位于泰州市主城区东北部,东连国家4A级旅游景区溱湖湿地公园,西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凤城河。规划总面积38.6平方公里。”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宗岳向记者介绍。
  提到湖,人们俨然会想到水光潋滟、湖光山色的风景。然而走近秋雪湖,它的生态景观固然令人赞叹,但更多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、规划错落有序的湿地、农田、村庄、池塘。
  如何突破传统农业,打造旅游区?黄宗岳表示,依托于秋雪湖独特生态资源,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,从规划伊始就坚持“生态立园、科技兴区、特色为先、效益为本”的发展理念和“市场化、高端化、产业化、现代化”的发展路径,着力培育提升“专业功能、示范引领”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。在经济高速发展、产业有机融合的新时期,将现代农业插上生态旅游的翅膀,大力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,成就绿色GDP。“目标有了,也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。要做好‘嫁接联合’的文章,努力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、农业产业化的集聚区、农业科技创新的示范区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和生态旅游目的地,打造长三角地区的‘生态后花园、健康产业区’”,黄宗岳对此充满信心。
  面对一排排方整的田野绿地,黄宗岳说,这里将进行“稻田画”种植。引进研究成功的五彩水稻,叶子五彩,米也五彩,在东北已经成功种植,亩产900斤稻,折合600斤米,据市场调查80元一斤,其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等品质之高含量之丰富,已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农科院认证。还要引进种植台湾“鸭稻米”,简单地说就是用专门的鸭子松土吃虫、鸭粪肥田,由鸭子协助种出的有机大米。“建造一个鸭子休闲塘,引进的种田鸭子也要休闲养生,才能让鸭子更好的种田”,黄宗岳介绍说,眼下正在和到访的台湾农业考察团洽谈,合作创建“海峡两岸台湾农民创业园”。此外,还已同台湾客商合作开发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精致农业项目。这些经济效益好、发展潜力大的项目,也正是旅游者喜闻乐见的休闲观光景点。
  在现代科技渔业区,偌大的温室里数十个50立方米大小的鱼池映入眼帘。有关人士告诉记者,这个温室里养殖的鲥鱼,品种由美国引进,已经两年了,每条都在2斤以上,即将上市。在这个温室的旁边,有工人正在紧张作业。黄宗岳透露,这是刚刚上马的农业物联网传载技术养殖渔业项目,通过传感器将氧气、水温等数据传至中心,通过物联网即时调节,达到养殖所需要的理想状态。旅游者可以参观、参与、零距离体验整个养殖过程。
  “我们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,当然不是原始的刀耕火种,而是依靠科技的力量,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,这关乎生态环境保护,关系到国计民生”,言谈中,黄宗岳以建设新农村为己任,强调把农业基础做扎实,确保农业的创新发展、健康发展。
  首先要让农民唱主角,成为新农民,成为主体受益对象,在此基础上把旅游产业与文化灵魂相结合,将秋雪湖打造成为自然生态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,让农民、农业、农村通过生态旅游向休闲农业转变。景区还通过附以有型的道路、建筑等生态元素,处处体现生态景观,游客在这里通过游览花博园、畜牧养殖、五彩农作物,来观光农业,通过参与耕种,让老人、青年人,孩童在此收获别样体验。
  “我常常问自己,如果我是旅游者,最想得到什么?在这个喧嚣快节奏的工作背景下,,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,希望感受自然,享受欢乐,放飞心情,追求健康。因此,我们的布局要新颖,形式要多样,设备要完善,服务要到位”,黄宗岳表示,当下中国社会消费结构升级、社会文明进步、生活方式转变,旅游已经成为一项时尚高雅的消费,这就为旅游产品的打造提出了更高层级的要求。目前,示范区的项目引进有一个准入门槛,凡是有污染的项目,再好的经济效益也不接纳。他们已拒绝了有异味污染的养鸡场、有废水污染生猪屠宰场、有噪声的钢材市场等。3个亿元、2个5000万元的投资项目。
  “这种对于眼前利益的舍弃,换来的是造福 未来的生态创业环境,能由此而衍生绿色产业链。我们要保护性优化利用这些好资源,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,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,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这样的路径我们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!”黄宗岳说,“我们要不懈的学习和探索,力争用3年时间将秋雪湖打造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让更多的旅游者感受生态农业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。”

 

   

分享到:
相关阅读
  • 对不起,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讯!
主办单位:泰州海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:泰州秋雪湖生态景区管委会
旅游热线:0523-81566789 邮箱tzqxhfjq@163.com
苏ICP备2024133674号 技术支持:魏蜀吴网络